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翟德玉在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如何扎实做好各项保护工作,履行申报时的承诺,还任重而道远。
“名录申报绝不应仅仅止于申报,还有更多的义务和责任需要去履行。”翟德玉说。据他介绍,截至目前,我国总计有31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个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据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王应德介绍,在未来5年内,我国相关部门和社区、群体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如举办“二十四节气”保护与传承培训班;组织农学、天文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为中小学生编写“二十四节气”知识读本,开设专题讲座;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关调查,全面搜集口头资料、文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资料等,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化建档和保存;开展“二十四节气”学术研究,交流保护经验,促进跨学科对话,出版研究成果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文章来源:新华网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篇: 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6年版)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