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董根洪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习近平同志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包含着许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成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丰富性。掌握和运用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其文章讲话所引用经典几乎囊括了所有著名的诸子百家经典。二是全面性。有机运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国际关系等各领域。三是创新性。第一次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等的重要手段。习近平的中华传统文化观,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三:
一、深刻揭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习近平提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日新、厚德载物的“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赋予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习近平明确提出“在确立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方面,中华文化有其优长之处。”认为中华文化中包含着许多为人类所共同遵循的普遍性的生存智慧。“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指出这些“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强调了老子、孔子等人的思想中包含了许多正确反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思想“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这种高度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世界普遍文化意义的思想观点,是我们党历代领导人中第一次提出,它无疑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本质意义的新认识。
(三)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和”的思想。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是什么?习近平依凭他对传统文化的广博深入的理解,深刻指出“和”,即和合、和谐、中和的思想。指出“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和谐思想。”在今年5月的国际友好大会上他又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这里,习近平同志对“伟大的和谐思想”及内容功能的科学概括,使对传统“和”思想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二、系统论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从历史文化中了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习近平认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只有很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历史文化,才能很好地认识和选择当代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肯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持中国道路的重要意义。
(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打造中国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绵绵不已的民族精神和发展动力,蕴涵着今天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它在“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认为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习近平深刻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人们通过学习把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他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讲话中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的高度认识。他还进一步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四)学习优秀思想文化,提高领导智慧素养。习近平同志首次在我党全面系统地要求领导干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以此作为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如在2008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就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不断提高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的自觉性。”在2009春季学期的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五)传播优秀和谐文化,塑造良好国际形象。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和”文化,向世界各国阐释和推广中国的主张和智慧,如去年习近平在访问东盟国家前回答记者时就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兼爱非攻、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对亚洲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中国‘和’文化”,有力消除“中国威胁论”,因为它表明了“中国人从骨子底里没有侵略别国的文化基因”,中国是一只和平的狮子。这些思想观念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赞赏,塑造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09月17日 13:48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篇: 把格萨尔王放到评书里
下一篇: [艾菊红]傣族水井及其文化意蕴浅探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