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关联报道】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任重道远
国际在线专稿 2010-08-13 16:06:24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志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省独有民族。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优秀民族文化艺术。但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正越来越被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为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云南省已采取了多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请看详细报道:
云南彝族艺人罗凤学表演了一首《神歌》。这样一首由远古先人留下的祭祀性乐曲,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只有罗凤学能奏唱。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罗凤学已有了人逝技亡的担忧。
罗凤学说:“我们的民族文化太了不得了。(但如果)再没有人去挖掘,没有人去传承,这些东西就丢了。”
云南省地处高原,相对隔绝封闭,这使得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很长时间内得以较好地保存。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外来文化的涌入以及市场化、现代化浪潮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越来越被边缘化,面临逐步消亡的危险。
联合国亲善大使朱哲琴女士对此痛心疾首,她说:“我们如何保持这种文化的独特性,对我自己和他人都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行动,也是非常紧迫的行动。因为这些文化很可能由于我们人类的不重视而遗失掉,我们不能把这些传承在自己手上错过。”
云南省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也十分重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范道桂介绍说,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云南省把保护放在了首要位置。对于具体的保护工作,政府采取了分层次、分级别的方法。
范道桂说:“保护的话我们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尽可能把原汁原味的东西保护下来;第二是做适当的加工修改,加工修改后做一些节目,如民族民间歌舞乐展览;第三是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近年来,云南省政府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普查工作、规划建立了近百个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区),命名了约700名民族民间艺人、抢救保护了3万多册卷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但范道桂认为,相关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
范道桂说:“政府还要加大力度,首先观念上要进一步改进,不是把传统文化当做发财致富的摇钱树,先把这个观念改变,强化保护意识。此外,政府还要加大(财政)投入。还有一个,保护工作应该建立一支队伍和机构。现在机构基本是齐全,已经建立到乡,有些村里也有。但是,我们保护的队伍的综合素质、道德修养等等各方面还要进一步提高。”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云南民间文化组织“云南源生民族乐坊”的当家人刘晓津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在刘晓津的带领下,源生坊探索出一条让民间艺术在本土传承、外地发扬的新路。
刘晓津说:“从一个文化人的角度,我们源生坊尝试着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形式。我们主要是依靠老艺人,这些老艺人在我们手上都是宝贝。他们在普及的基础上,重点地发现一些苗子,把(云南少数民族)歌舞技艺好好的传下去。我们从文化的最内部、农村最基层来做,这样尝试着来做,做了三年多,效果很好。”
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云南还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把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对于云南这种将无形资产化为有形资产的做法,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刘亚虎研究员表示赞同,但他同时指出,要把少数民族文化本真性放在首要位置。
刘亚虎说:“它(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本身就有很丰富的内涵,我们要把它的内涵、精华凸显出来,在它的本真性的基础上进行展示。不要把它过分地包装、过分地现代化、过分地市场化、过分地商品化,这样一来反而对保护是个破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2010-08-06 15:41:4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十年如一日的玉树民俗文化保护者
下一篇: 七十五年前的草原敖包祭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