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朝霞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摘要]本文以土家族“哭嫁歌”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种民间文化形成的渊源。论文重点剖析了“哭嫁歌”独特的文化艺术特征,认为哭嫁歌是由“哭、歌和语”三种元素相互融通的艺术演唱组合。最后,还探讨了土家族“哭嫁歌”的文化和情感传播功能,认为它是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宣泄心中真情实感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关键词] 土家族;哭嫁歌;艺术特征;情感传播
[中图分类号] K89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6)04-0059-05
聚居在湘鄂渝黔边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习俗,在婚俗方面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哭嫁,是广泛流行于土家族区域的一种典型婚礼习俗。所谓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一般要哭嫁,要唱“哭嫁歌”,用“哭”和“唱”的方式来迎接出嫁结婚这一人生最大喜典。“哭嫁歌”是土家族婚礼习俗中由新娘及其女亲友们演唱的抒情性歌谣。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女性出嫁时宣泄心中真情实感的一种演唱形式,也是新娘为了表达离别之情,由新娘哭诉、亲人们劝慰开导的一种以哭伴歌的形式,它抒情性强,曲调低沉,十分悲戚,哀婉动人,催人泪下,被誉为“中国式的咏叹调”。
一、土家族“哭嫁歌”文化溯源
哭嫁作为土家族一种历史悠久的奇特婚俗,它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婚姻制度和婚俗的影响。土家族的婚姻在早期是自由婚姻,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婚俗习惯和婚礼仪式,男女之间经过交往、对歌、赛歌、跳舞、吹木叶等方式接触,相爱之后,经过土老师作证即可成亲,不索取任何财物。然而,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实行“改土归流”制度之后,完全打破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古朴纯真的婚姻习俗、礼仪方式受到冲击和影响,自由婚姻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桎梏,染上“周公六礼”的痕迹,男婚女嫁需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篾门对篾门,板门对板门”,在官宦、土司、士绅人家便成了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似乎成为毋庸置疑的信条。所以,即使是平民百姓中的自由恋爱联姻,表面上的“媒妁之言”也是少不了的。昔日,土家人有这样几种婚俗:一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种”。“无论女之大小,竟有姑家女子年长十余岁,必待舅父之子成立婚配”。“兄亡收嫂,称为‘坐床’”。二是纯男性选择式。无论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买一串鞭炮去她家门口放了即为定亲,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对。若一女子被几个男子举行放炮定亲仪式,便惶惶然不知所措。男方则千方百计争取婚姻,甚至歼灭婚敌,因此而有殃及女宾安全的。三是抢亲,所谓“抢来的”。四是童养媳,所谓“引来的”。而哭嫁,正是源于这种妇女婚姻之不自由。过去,土家姑娘的命运是悲惨的。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
“哭嫁歌”始于何时,至今无确切史料证实。但它最早出现的文字根据,见于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1748~1808)的“竹枝”词中:“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他把古代巴渝民歌竹枝与哭嫁歌作了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年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唱十姊妹歌(土家族哭嫁歌的一种)的情景。另外,清末民初《永顺县志》载:“嫁前十日,女纵身朝夕哭。且哭且罗离别辞,父娘兄嫂以次相及,嫁前十日,曰填箱酒,女宾吃填箱酒,必来陪哭。”从史料记载可以推断,“哭嫁歌”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相当流行,只是名称不叫“哭嫁歌”,而称为“十姊妹歌”。
“哭嫁歌”在许多地区、许多民族中存在过,但土家族哭嫁歌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与该地区民众关于哭嫁的民俗心理有关。土家族人认为新娘不哭、哭得不好是不吉利的。因此,在过去,土家姑娘十一二岁就开始学哭嫁,会不会哭唱,被人们当做权衡姑娘聪明或呆笨的标准之一。如果在哭嫁时哭得不悲、不感人,还会被人耻笑。哭嫁成了衡量女子伦理道德和才能的标准。在土家族的婚礼上,哭嫁贯穿于整个婚礼过程之中,姑娘在婚前三天、七天、半月、二十天,有的甚至提前一两个月时间,就开始哭嫁,越近婚期哭声越悲,临嫁前往往通宵达旦地哭嫁。每到天擦黑,亲邻少女妇妪群集出嫁姑娘家里,聚首痛哭,深夜始散。在新郎来轿娶亲的当天夜里,必是新娘哭嫁的高潮,往往通宵达旦,特别是娶亲的人快到姑娘家时,假若姑娘哭得不动人,脸上无泪,这时会把母亲急坏了,她就用自己的哭唱(领唱)来催促女儿尽情地哭,甚至暗暗地揪痛女儿,使之嚎啕大哭。并且,这一晚的哭嫁完全是按出嫁礼仪进行的。土家族地区的地方志中对此有许多相关的记载。
“哭嫁歌”最初是用土家语哭唱,主要依靠口耳传承,在今天,用汉语哭嫁也很普遍了,甚至在民间还有汉语哭嫁歌词的手抄本广为流传。随着土家族社会的发展,哭嫁与婚礼仪式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固定的模式和内容。“哭嫁歌”既是一部奇特的土家族抒情婚姻史诗,也是一部形象的土家族婚俗史,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上一篇: [燕玲]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古老的吟唱:朱伦呼兰比
下一篇: 西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