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徐义强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哈尼族古老宗教祭祀词《斯批黑遮》是哈尼族宗教口述遗产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不朽的艺术魅力。它反映了哈尼人的世界观、生命观和宗教观,同时也蕴涵着哈尼人的疾病观、患病的病因学和疾病治疗方法等疾病认知体系,可称得上一部哈尼族宗教的大百科全书。它是一部重要的哈尼族民间文学作品,也是哈尼族口头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不朽的艺术魅力。同时,作为一部重要的宗教文献,现在还仍被祭司主持仪式中广泛使用,因此又是一项难能可贵的活态的宗教艺术遗产。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一个古老的跨境而居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也是云南26个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世居于红河、澜沧江流域以及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的广大山区。历史上,哈尼族一直没有自己传统的文字系统,文化的传承只能通过祭司(贝玛)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于世,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哈尼人留下了众多独具特色的口头文学作品和非物质文化系统,如迁移史诗、宗教祭礼、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斯批黑遮》便是其中一部古老的哈尼族宗教祭祀词,是云南哀牢山区哈尼族祭司贝玛主持送葬仪式的宗教祭文,也称为哈尼族殡葬祭歌。千百年来,它以哈尼族贝玛说唱念诵的方式口耳相传,深刻而生动的反映了哈尼人的世界观、生命观和宗教观,可称得上一部哈尼族原始宗教的大百科全书。
据祭词整理者李期博先生介绍,《斯批黑遮》是以红河县洛恩乡贺然村老贝玛赵乎础演唱的口碑材料为主,赵乎础是他们家第七代贝玛,从小耳濡目染,掌握了大量的哈尼族诗歌和祭词,又参照了歌手李期周、王坡龙、李书周等演唱的口碑记录材料翻译整理而成。这部祭词全套由七十五个短小的祭词组合而成,长约一万余行, 目前出版的《斯批黑遮》仅收录其中最主要也最古老的部分,大约五千余行,分为五篇,分别介绍了哈尼贝玛的活动、万物生命规律、丧葬祭祀活动、阴间指路、奔丧出殡习俗等内容。
据有关学者研究,“斯批”是哈尼族摩批中的最高等级, 他们精通古今, 熟悉哈尼族风俗礼仪, 是哈尼族历史、文化的传承者、集体性宗教活动和丧葬仪式的主持者。“黑遮”是哈尼族宗教祭词的总称。因而,《斯批黑遮》不仅是摩批用于殡葬的祭词, 也是高等祭词的总名。
学术界对《斯批黑遮》的既有研究,多放置于民间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宏大视野中进行,而关于其专题性的研究尚属少见,至于宗教祭词与哈尼族疾病认知之间关系的探究更是凤毛麟角。笔者一直关注宗教人类学和医学人类学领域,更由于近年来主持“哈尼族疾病信仰与治疗实践的医学人类学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之缘故,有机会对祭词进行了仔细研读之后,便发觉其中实则蕴涵着不少哈尼族疾病与宗教医疗方面的内容。本文将结合文本解读和自身田野调查的经历,从宗教与医疗之视角来探究祭词中蕴涵着的丰富疾病观念,试图以此来梳理哈尼人疾病认知的体系,展示哈尼人的宇宙观与宗教观,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祭词中所蕴含的疾病理论。以此尝试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希冀能引起更多学者对此相关领域的关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宗教艺术遗产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篇: [汪宝荣 姚伟 金倩]《洛阳伽蓝记》中的民俗事象英译策略
下一篇: [崔蕴华]海外遗珍:牛津大学所藏中国宝卷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