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宋俊华 中国民间故事网
二、非遗现代化转化:用先进科技传承非遗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实施过程当中,逐渐从地方性文化变成一种可供人类共享、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建构公共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在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冲击下,非遗不得不进行现代化转化,以融入当代民众生活,焕发新的生机。先进的科技可以使传统的非遗以活态的展现,促进非遗的传播;精神情感是非遗传承的内核,重视非遗精神,可以拉近非遗与民众的距离。讨论主要涉及非遗现代化转化、非遗传播和传承的内核等相关问题。
黄永林的《智能媒体及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运用》报告从智能媒体与非遗传播的应用角度,针对当前流行的快手、抖音等爆红的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认为这些媒体的加入一方面将改变人们对文化传统认知的结构,使非物质文化传承主体更加多元、形式更加生动,体验性和审美感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也将构建一种崭新的传播形态,实现裂变式传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变得更快捷、高效、精准,同时也刺激了更深更广的文化消费体验。实际上更多地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主体的能量和能力,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智能媒体会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碎片化或者平面化则是人们先入为主的想法。同时也提出了智能媒体带来的一些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因此,智能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运用应处理好公众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现实与虚拟现实、精神价值与娱乐价值,以及个人隐私与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和问题。
杨红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不等于传承,但是传播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方式。在题为《目的·方式·方向———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专题发言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代中国,已由单一行业行为演进为多领域广泛参与的社会事项。其一,“非遗热”持续升温,非遗的特征及价值在各类大众传播实践中得到愈加广泛的传递,传播促传承的效应开始显现;其二,蓬勃发展的文化消费市场及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业“产业文化化”趋势,为非遗资源提供了宽泛而多元的传播载体与场景,在生活日用与艺术欣赏之间开辟了潜力巨大的文化传播新路径;其三,基于网络社交的“圈层文化”逐渐成为传统熟人社会的替代形态,社交媒体已由人际沟通工具升级为文化传播的主流渠道。研究非遗在当代中国的各类传播实践及其效果,有助于了解当代人对非遗的真实认知与切实需求,应作为非遗保护方向确立的重要参考。
萧放在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与传承》主题发言中提出“中国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特殊的事件制度,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一种集中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他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节日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传统节日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特殊位置,并强调传统的精神内涵让节日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因此要坚守节庆仪式的精神内核,坚持多元主体参与、综合运用多种保护方式等促进非遗的活态保护。他还阐述了传统节日保护的成绩,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邱春林从工艺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指出工艺的传承发展强调精神内涵,不仅要注重技,还要技敬于道。并且认为不能简单以市场冷热来判断文化保护做得好或坏。他在题为《传统工艺的当前形势与振兴问题》的主题演讲中指出,2018年,因国际政治不稳定和国际消费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传统工艺行业的发展势头在减缓,总体上呈现一个“市场冷、文化热”的局面,放在大历史背景下来看,传统工艺目前尚处于一个文化转型期。传统工艺的轻工产业身份在弱化,两个新的身份日益凸显:一是创意文化产业;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工艺、大工业化、人工智能化这三种生产方式在现如今处于共处状态,相互间的借用、融合在所难免。传统工艺传承了儒释道的精神。儒家的人际、人伦关系还在当今的师徒关系中体现。佛家的禅修,要求传统工艺者在劳动过程中做到沉心静气。道家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也仍旧在手艺过程中发挥作用,也仍旧是中国手工艺品的审美底色。传统工艺的生产应该与观光体验相结合的、家族式的小微企业方向发展,这才是主流。要做到“小而美”,要做品牌化,让生产和文化服务并举,做到“小而强”。
蔡丰明在题为《唤醒·保护·融入———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专题发言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在于精神价值和情感价值,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体需要创造可行性的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到当代人们生活中,真正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他认为,随着非遗保护实践的深入,我国对非遗本身及非遗传承规律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当前的有利形势下,我们必须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树立更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探寻更为可行、有效的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以使我国的非遗保护事业能够始终保持一种持久有序,良性发展的状态,为非遗保护事业的持久发展谋求更为强大的动力与后劲。首先,挖掘非遗内在的精神价值与情感价值,唤醒民众对于非遗价值的广泛认同。其次,保护非遗生命延续的基础,创造非遗在当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可能性。最后,把非遗融入现实生活之中,使非遗实现时代身份的有效转换。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下一篇: [周波]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文坡实践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