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铁梁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第三个问题:身体性。那么我们为什么由立场问题谈到身体性?我要想说今天我的发言主要想反思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当中的一个关键的一个词汇叫非物质文化,因为非物质文化是来修饰遗产的,也可以说非物质是文化遗产的当中的两类当中的一类。文化遗产被认为有物质文化遗产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真是非物质性吗?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质疑,因为在分类的问题上出现了立场问题。因为你如果在分类问题上出了问题,你可能没尊重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理解,你如果没有尊重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理解,这个文化是保护不成的,它的意义是被缺失的,是按照你重新规定的意义在保护它,已经不是它原来的意义了。连意义都不对了,那你怎么能够保护好这个文化?明明是一个庙会,到你这成了民间音乐,为什么呢?因为那庙会里有一帮人吹的那音乐挺古老的,据说是过去中原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道教音乐,还在这里保留着,于是这就是古活化石,咱们就保护这个。
所以北京就保护了门头沟区的庄户村和千军台村这两个村,年年正月十五的时候走会的那个仪式活动里边的一项,叫中幡音乐。因为那个仪式中大家要举很多的幡旗,称之为中幡,幡上全都是神灵符号,他们认为在举着这些幡旗游行的时候,就如同迎神,让神灵来游走他们的乡间,于是配合着他们游走的这个音乐就叫中幡音乐。因为中幡是个神圣的旗子,中幡音乐可以符合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条文中的一个规定,或者叫分类目录的规定,所以别的我不管,我先到中幡音乐保护上来。但你这样一肢解,中幡音乐其实已经失去了作为宗教仪式或者节日仪式相结合的特定意义,变成了一个所谓古老音乐活化石的另外一个意义,被你专家认可的一个意义。你这样保护实际上是有个立场问题的,而分类造成的立场问题其实根源于大分类,就是先把文化分成两大类,一个叫物质文化,一个叫非物质文化,所以我们必须反思你分类的一个前提,你为什么有一个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现在的非物质文化本来是有特殊的含义的,它是联合国在各国政府间合作来维护人类普遍价值的时候,来维护人类普遍价值观和价值观认可下的一些所谓遗产保护工作的时候,要保护人类的人文遗产,甭管是所有地面上看得见的和地面下看不见的被挖出来的,这些所有的文物,所有的古籍,包括可以移动的也包括不可以移动的。你看大雁塔没法移动,可是你从墓里边挖出一金缕绿衣吧,你倒能移动,一会移到北京展,一会移到南京展,一会还可以移到东京去展一展。不管你能移动的还是不能移动的,我们都叫它文化遗产或者叫人文遗产,这个是全世界一致的都同意要继续保护。可是,我们发现有些东西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各个民族所特有的那种文化,特有的那种能力,特有的那种心理素质,特有的那种价值观,特有的那种语言交际能力,和表演能力等等。这些东西是随着时间和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它不是固定的,不是一个呈现在你面前的可以让你永远看着它,甚至可以摸得着它的那种文化。也就是说它,这是一种文化的能力,而不是文化能力的结果。比方你会唱歌,歌却永远不能固定成你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东西,他必须得他唱你才能听见,而且他上哪你跟着上哪你才能老听见他唱。跟那个可看得见看听得着的物质相比,这就叫非物质。这是一个权宜之计,也就是加了个前缀,或者说intangible就是不可琢磨的意思,用了这么一个词,然后咱们翻译这个词的时候呢,在西方也有非物质的意思,但是它更多时候是不可琢磨的,有点深藏在内的那意思。不管怎么样吧,在英语里边我们找了这样一个词,可能在法语里边也找了一个词,但是不管怎么样,各种语言那里都有一个跟汉语里边可以翻译成非物质的意思差不多的这么一个词,在中国学者这里就被翻译成非物质文化。最初在有些国家,可以翻译成民俗文化,可以翻译成无形文化,但是在我们这翻译成非物质文化。这本来是个翻译的问题,可是我们因此就有了一个误解,以为我们就可以按照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这两大类来把文化进行分类。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能够囊括所有的文化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有些非物质文化是不需要保护的,或者起码不需要急于保护的,比方说我们没有提出我们的儒家思想需要保护,可是儒家思想可能不是物质文化吧?它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也可以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比方说许多宗教,道教也好,世界性的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你也没听说要保护宗教,这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关系?总之吧,有许许多多的不需要保护的。比如,典籍里所有的那些思想,所有的那些历史信息,可以说都是非物质的,所以我们才觉得这非物质文化一定是特有所指不是文化的两大类中的非物质,而只是我们要保护的那一类的非物质,那么需要保护的那一类的非物质到底是什么?这个好像还要从学术上好好得去琢磨一下,要深刻的来检讨一下。
我自己的看法是,真正要在学术上理解这些需要保护的这些所谓看不见莫不着的这些文化的性质或者普遍特征的时候,不在非物质性上,那么在哪儿呢?就在身体性上,但是我这里无意说我们用身体性来替代非物质性进入我们文化部的工作文件,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从民俗学者的立场来看,我们要很好的认识这类现在急于在保护的或者觉得应该保护的这些文化,我们觉得他有一个相对的比较普遍的一个特征,我们必须要吧他看准。那么是什么呢?绝对不是非物质性。恰好是他离不开物质性,哪有离开物质性的一种文化呢?任何一个文化都是人和自然相结合的一种创造现象和一种运用现象,我们人才是有文化的,我们是创造文化和传承文化的主体,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以及万物都没有这种能力。都没有创造传统文化的可能,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和传承文化。可是人类创造和传承文化呢他却需要依托他的所面对的自然,也就是面对一个物质世界,或者说自然的物质世界,他怎么能离开自然的物质世界去创造文化呢?因此,文化的性质不在它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上,至少我们应该看到他强调的是物质的那一面,还是人的这一面,比方说,有些文化,我对你说你会唱歌,我们并不是强调你那歌声的声波的物质性,我们也不是强调你声带的宽窄薄厚灵活度,你的共鸣腔怎么怎么样,我们不会从物理学解释你这些东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你的一种能力,那你能唱歌这一点来说,就你的主题的能力来说,是你身体拥有的,而你身体所拥有的这能力,就证明这个能力是经由你的身体而且利用一种物质条件,不仅是你身体的物质条件,而且你利用了一种声波。像我们今天这样,表面上看我们中间没有物质,其实恰好是我们的大气层,就是我们人类能交往的一个物质世界。没有大气层,我们人类就没有语言,你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一定是个昏暗糊涂的愚昧至极的一个世界,人与人不能心灵交通的一个世界,所以这个所谓非物质文化的这种现象,也就是人的能力的现象,其实就是人使自己的身体和世界的万物进行联系的一个结果。既然是联系的,那就是说你没有办法离开物质去理解你的能力,同时你也没有办法离开你的身体来理解你的能力,那么这样的话呢?你既然要从你能力这方面强调你的特性的话或者说他的显性的特征的话,你至少不应该强调他的非物质性,因为他必然要跟物质发生联系,只不过他不是直接表现在物质的层面上,表现的是你随时可以改变的一种能力上。物质层面一旦发生一个改变,比方说你雕出一个大理石的雕像来,你是一次性把一大理石雕成一塑像,既然雕成了就不能随便改。可是你雕刻的能力是随时变化的,你今天雕刻孔子,明天可能雕刻李清照,你雕刻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具体作品中显示出你能力的非常大的一个容量和非常多的可能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观察的是他变化的这一面,是他灵活的这一面,是他富有潜力的这一面,不是观察的作品本身凝固在哪里的成功的那一面。这个时候,你就必然要观察他这个能力是怎么样经由他的身体而显现出来的,那么就不是物质性的而是身体性的,但是绝对不是非物质性的,非物质性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说上帝就是非物质的但是也可能宇宙的整体就是上帝,说不清上帝是什么东西?我们有很多很多精神世界中的,就是说我们有思想,我们有想象,我们那些只可以用内心来体验的那些情绪等等,几乎都必须要依托一个物质的媒介来表达出来,否则你就不知道这个人在想什么,这个人有什么样的情绪?你完全不知道。交响乐通过演奏使声波震动,而且作为声波震动结果的乐器震动的不同频率和音色,将他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在一个时间的过程中展现给你的一种情感,所以说作曲家的情感是通过作品的演奏,也就是通过物质材料你才能获得的,或者说没有离开物质的抽象的情感思想以及心理活动,完全没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09-1-9 20:46
【本文责编:思玮】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刘锡诚]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问题
下一篇: [陈华文]目标差异: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悖论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