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杨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二、港澳台妈祖文化的形成
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虽不能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宗教,但它在本质上与宗教是同一的。
据说妈祖确有其人,世居于福建莆田县,但其出生地却有两种说法:一说生于该县湄洲屿,一说生于该县贤良港。乾隆年间编修的《敕封天后志》则采取了折衷的说法,认为妈祖诞生于贤良港而飞升于湄洲屿。湄洲屿东南面对台湾海峡,西临湄洲湾,北与大陆西浦半岛隔海相峙,屿上人们多以捕鱼为业。面对波涛汹涌、瞬息万变的大海,人们无法摆脱危险重重的恐惧心理,便幻想有一位慈航拯世的救世主。由于传说中的妈祖生前涉水救人,能言人休咎,知人祸福,因此,民间便赋予其以神性,视其为支配海域的“龙女”、“神女”,并立祠奉祀。不过,在北宋初期,人们对妈祖的信奉仅局限于莆田、仙游地区。
任何文化的形成与传承,都离不开作为文化载体的人们。港澳台妈祖文化的形成除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之外,还与港澳台多闽粤移民和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封赐褒扬及文人儒士的极力颂扬有关。
香港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移民活动始于东晋。东晋未年,卢循领导的浙东义军曾攻克广州城。起义失败后,卢循余部多退至现今大屿山一带。唐人刘恂《岭表录异》载:“卢亭者,卢循前据广州,既败,余党奔入海岛野居,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注:(唐)刘恂著、鲁迅校勘:《岭表录异》,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9页。)清代东莞邓淳在《岭南丛述》卢亭条中写道:“大奚山三十六屿,在莞邑海中,水边岩穴,多居蛋蛮种类,或传系晋卢循遗种,今名卢亭,亦曰卢余。”此后较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发生在宋朝。根据九龙莆岗村《林氏族谱》记载,宋代福建莆田有个名叫林长胜的人举家迁往现今新九龙黄大仙附近的彭蒲围(即今大砌村)。一连几代靠行船为生,往返于闽、浙、粤诸地。有一次,他的孙子林松坚、林柏坚驾船出海遇飓风而船毁货失。他俩力挽船篷,紧抱船上所祀林氏大姑神主,漂到东龙岛(南佛堂)才安全脱险。他们以为这是神灵护佑使然,故于南佛堂修建了祭礼林氏大姑的神庙。林松坚的儿子林道义后来又在北佛堂修建了一座同类神庙。这个林氏大姑便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天后。宋代莆田、仙游一带的渔民已形成妈祖崇拜。南宋洪迈称:“兴化军境内地名海口,旧有林夫人庙,莫知何年所立。室宇不甚广大,而灵异素著。凡贾客入海,必致祷祠下,求杯蛟阴护,乃敢行。”又云里中豪民吴翁等合力建造新庙,“不日而成,为屋数百间,殿堂宏伟,楼阁崇丽,今甲于闽中。”(注:(宋)洪迈:《夷坚志》支景卷9,涵芳楼丛书本,第3页。)宋代以降,福建等地的渔民蛋户迁港者日众,他们大多仍以航海捕捞为生业,并带来了原有的文化习俗。在他们的影响下,香港地区一向依赖海洋为生的渔民们也寄望于天后的护佑。可以说,香港的妈祖文化主要是通过福建移民传入的。
从澳门西文名Macau或Macao的命名来看,福建人与澳门的妈祖文化关系密切。时至今日,莆人仍称澳门为Macau,发音近似于闽南语“妈港”。澳门原属香山县(今广东中山市),其主要部分位于该县入海的半岛顶端。澳门城市成长于明代。有的研究者认为,最早到澳门定居的是福建莆田和广东潮州、汕头人。福建为广东邻省,自唐末五代始,福建人口增长超过了广东。宋代福建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成为全国最发达的省份和人口过剩的区域之一。五代以后已有闽人移居香山县境的记载,及至宋代,县志中已有一些闽人官仕香山的反映,其中尤以宋代香山县令洪天骥著名。此外,宋代闽人移居该县的也很多。谷都南湖郑族、仁良都南湖郑族、良都长洲黄族、仁都邑城高族等等,成为当地的大族。南宋的最后两个统治者在张世杰、陆秀夫的扶持下航海到泉州。他们曾征用当地许多船只和水手组成一支大规模的船队,渐次行至香山、新会沿海,后来结集于崖山。《广东通志》载:张世杰等人“奉帝幸香山,以马南宝宅为行宫,复驻浅湾”,元将败张于香山岛。研究者一般认为,浅湾指澳门十字门一带的海湾,而香山岛则为澳门附近岛屿的古称。张世杰败于元后,成千上万的南宋遗民流散当地,许多人定居香山,其中当有不少闽籍遗民。入明后,香山仍为地广人稀之地,闽人继续移居香山,其中以客家人最为显著。这些客家人大多来自福建西部的汀州,他们先是移居广东梅州,而后陆续迁移各地,成为广东汉族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也盛行妈祖崇拜的习俗。葡人初到中国骚扰广东失利后,广东实行海禁。于是,“安南、满刺加诸番舶,有司尽行阻绝,皆往福建漳州府海面地方,私自行商,于是利尽归于闽,而广之市井皆萧然也。”(注:(明)严丛简著、余思黎点校:《殊域固知录》卷9《佛郎机》中华书局,1993年,第323页。)广东海禁而福建未禁使得漳州人等在澳门比较活跃。明代嘉靖名臣庞尚鹏在奏疏中写道,澳门“其通事多漳、泉、宁、绍及东莞、新会人为之,椎髻环耳,效番衣服声音”(注:庞尚鹏:《题为陈末议以保海隅万世治宏事》,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357,中华书局影印本,第3835页。)。说明澳门开埠之初的福建漳州人、泉州人及浙江宁波人、绍兴人均很活跃,并能用“番语”与葡人经商。《澳门记略》载:“相传明万历时,闽贾巨舶被飓殆甚,俄见神女立于山侧,一舟遂安,立庙祀天妃,名其曰娘妈角。娘妈者,闽语天妃也。”(注:(清)印光任、张汝霖:《澳门纪略》上卷《形势篇》,澳门文化司署,1992年点校本,第24页。)这反映了福建大船常往来于八闽与澳门之间。该书还提到澳门“商侩、传译、买办诸杂色人多闽产,若工匠、若贩夫、店户,则多粤人”(注:(清)印光任、张汝霖:《澳门纪略》上卷《形势篇》,澳门文化司署,1992年点校本,第23页。),说明晚明至清代澳门多闽人。
澳门的妈祖信仰随着福建移民的到来而到来。由于家乡的关系和作为妈祖文化的载体,他们可能成为澳门积极引进妈祖香火的传播者。道光《香山县志》载,该县的“月山古庙,在黄角山,宋咸淳间建,祀天后”(注:(道光)《香山县志》卷1《建置志·坛庙》。)。咸淳为公元1265~1274年,时值南宋末年,已为刘克庄所云“广人敬妃,无异于莆”(注:刘克庄:《后村居士集》卷36《到任谒诸庙》。)的时代了。明清以降,妈祖信仰在香山县境扎根,并且发展很快。嘉庆《香山县志》云:“天妃像在官船厂,备倭官船湾泊之所,延德中千户盛绍德立,后废,嘉靖二十四年指挥田倪重建。”(注:(嘉庆)《香山县志》卷3《政事志·坛庙志》。)该书卷八《祥异》又云:“天妃废宫,在河泊所前,洪武中千户陈豫建,田十八亩有奇。”香山四面环水,那里人们的生活与水运密切相关,因而当地人对被奉为航海保护神的妈祖是很崇信的。明末崇祯年间香山县《大榄天妃庙碑记》云:“粤与闽境相接,而妃之灵爽又每驾海岛而行,故粤不论贵者、贱者,贫者、富者,舟者、陆者,莫不香火妃,而妃亦遂爱之如其手足。吾所居之里,出入必以舟;亦为山泽之薮,群盗乘以出没,而妃之相之者,纤悉不遗。故其间或官、或土、或农、或商、或往、或来,有于海上遇危难者,群匍伏号泣呼妃。妃来则有火光从空而下,止于樯,无樯止于舟之背,或其橹柁,众乃起鸣金伐鼓而迎之。须臾舟鬼,火将往,众又鸣金伐鼓而送之。诸如此类,岭南人在在可据,大与寻常饰说鬼神而不同”。(注:(光绪)《香山县志》卷6《建县·坛庙》。)这说明,由福建传来的妈祖文化此时已在香山扎根了。据现有的材料来看,最早开发澳门的可能是福建漳州人严启盛及其部众。故有的研究者认为,澳门最早的妈祖庙——妈祖阁是由第一批到澳门经商的福建漳州人严启盛及其部下建造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乌丙安]论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剧变
下一篇: [刘红]论梁祝传说在白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原因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