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黄龙光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三、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
“在号称艺术之母的舞蹈中,积淀了人类原始自然的特性,也存贮了人类文化的印记。它是人类文化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文化艺术一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舞蹈又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它融合在某一民族集团的社会生活之中,是那一族群独特的人体叙事。”彝族花鼓舞作为一套独特的舞蹈语汇,从舞蹈本体的内部视角来看,其阵型、套路、技巧、动作、组合规则以及花鼓歌谣的仪式说唱等,蕴藏着彝族族源历史、文化与审美等相关信息,同时,从文化生态与社会生活的外部视角来看,正是彝族在其灵魂不灭观念上叶落归根式送灵归祖的文化功能诉求,以及现实生活中族群认同与社会整合的需求,才使彝族花鼓舞得以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在群体传承、身教传习和身体展演等方面形构出其独特的身体叙事。
(一)群体传承
彝族花鼓舞的核心传承虽然由各支花鼓舞队具体完成,但是在彝族传统丧礼活动中的花鼓舞展演,离不开参与丧礼活动的所有社会成员。首先是死者家须自请一支花鼓舞队。其次如死者是男性,其姊妹家、女婿、儿媳兄弟家须各请一支花鼓舞队前来悼唁;如死者为女性,其兄弟家、女儿家作为舅家要请花鼓舞队。历史上彝族社会受舅权制影响,传统丧礼上舅家作为尸亲,所有花鼓舞队送灵展演次序为主家导引、舅家打头,其他各队以班辈大小依次展演,以凸显其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这些关系人家携带祭礼,包括礼钱、牵牛或猪羊、大米、酒水、纸幡以及花鼓舞队,以花鼓舞展演为核心表征,集体配合完成送灵归祖的仪式展演,同时因彝族历史上分鼓分支的影响,也表现出一种财富与势力的家族竞争。出殡前夜象征为亡灵归祖踩踏尖刀草的绕棺“笃慕拢细则兜”仪式,一般只有丧家花鼓舞队、鼓吹乐队与孝子孝女们参加,但所有花鼓舞队要参加广场大联合跳,这类似模拟历史迁徙、踩踏尖刀草仪式的放大版。所有固定关系人家必带各请花鼓舞队来奔丧,是以习俗规约的方式固定下来的神圣义务,从社会关系缔结和互动表面来看是一份人情,但深层次文化需求则源于彝族历史记忆中的娱尸慰灵、送灵归祖,是一种祖先和后代的灵魂及其互动关系的文化处理。
彝族丧礼花鼓舞展演,少不了传统丧礼上主持、组织、协助、评价等相关人群。彝族毕摩被视为通天地神人、识文断字的传统文化传承人,丧礼所有的仪式环节必由毕摩主持。毕摩占卜择算出殡时间、念诵《笃慕踩尖刀草经》《指路经》等彝文经书并主持仪式,与花鼓舞展演一道,是丧礼合乎规范、送灵归祖顺利的保证,也要念诵《招魂经》《挖死星经》《赐福禄经》等彝经并主持仪式,以保证生魂不跟着亡灵归祖,后代子孙昌盛。滇中彝族传统丧礼“孝子不抬头”,村里人一听到报丧炮声便主动前去帮忙。一场完整的丧礼有主丧、总管、管库、提调、接礼、采买、借贷、宰牲、传白、扛丧、登山点地、开金井、炮手、开路、挂素纸、白马(毕摩)照应、花鼓照应、吹鼓照应、厨师、煮饭、洗碗、洗菜、迎宾待客、床位照应、烧开水等多达29项(组)分工,以执事榜形式张贴丧家外墙,孝子等下跪叩请,人们看榜后各司其职不取报酬。讲丧礼起源的彝文经籍《祭奠起源》记载,“帮手打起鼓”“帮手似蜂群”“帮手齐动手”。经籍中彝文“帮手”直译意为“有力的手”,说明前来帮忙的人多,力量大。因为家家都有这么一天,这是一种平时较为松散的互惠式社会自组织形式,但一有丧事全村便快速动员起来,所有的青壮年都要亲身参与,实行高效的内部互助。其中,毕摩照应、吹鼓照应、花鼓照应分工项比较特殊,都分配1-2人专门负责接待照应。前两项,祭奠当天(白天黑夜)都要照应,花鼓照应除了负责所有花鼓舞队的接待、安排住处外,最重要的是要理清鼓队背后亲属与死者亲戚关系,以班辈大小排定各支舞队展演次序。群体传承参与,当然少不了作为观众的普通人。过去,村里男女老幼甚至路人都会观看花鼓舞丧礼仪式展演各环节并现场评价。
(二)身教传习
彝族花鼓舞是一个群体性民俗舞蹈,其日常展演与文化传承,由民间自组织“花鼓会”组织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由队员自发筹集钱、米购置锣鼓家什成立花鼓会,请花鼓舞师傅教授跳鼓套路、动作与技巧。花鼓会一般设在村里公房,立“有感花鼓娘娘之神位”的牌位。每次跳鼓前杀鸡献神,求神保佑舞者跳鼓时脚不疼,不崴脚。关于花鼓娘娘的信仰,源于花鼓娘娘的传说:
从前,有个能歌善舞的彝族姑娘,把衣角拿到嘴边都能吹奏出优美的音乐。有一天,她在洗瓦罐,无意中用手拍打罐口,瓦罐就发出咚咚响声,她觉得很好听。后来她上山砍柴遇见空心树,就拿回家蒙上牛皮,用木棍一敲,果然发出了宏亮的声音。从此,彝家就有了鼓。人们为了纪念这鼓的发明者,在跳舞之前都要杀鸡拜她。
这读起来更像是一则根据跳鼓习俗回溯创作的推原传说,在《民舞集成》里并没有交代传说讲述者、采录人等调查信息,笔者推断敬奉花鼓娘娘习俗可能受当地唱灯迎送灯神影响而仿制。
当地彝语称“跳鼓”为“者必”,“者”为“鼓”,其原意为“树(木)”,可知最早的鼓是木鼓。彝族视鼓为一种通灵的法器和乐器,几乎所有的祭祀活动都少不了鼓。彝文古籍《祖神源流》里记载了开丧仪式:
“铜鼓声锵锵,大鼓声咚咚。铜钹声噌噌,唢呐叫喳喳。舞狮又跳猴,耍鞭也比刀。毕摩来主祭,敬送亡魂灵。鼓声震苏纳,报知众神灵。天上的阴魂,整齐又肃穆,排成一行行,乐队夹道迎,额氐带队迎,把你来恭迎。”
在彝族传统丧礼仪式中,人间通过击鼓送灵并祭奠众祖灵,祖界祖灵听鼓享祭迎魂,人间洁魂与祖界查魂,最后人间祭名荐灵与祖界寻谱辨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般由生产队出面成立民间花鼓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传统文化复兴,亲属间、“合心组”纷纷成立各自的花鼓会,既满足传统丧礼展演上送灵归祖的文化需求,也实现在开新街等大型民俗活动中的身份认同,峨山彝族自治县现有近1000个花鼓会。花鼓会内部,成员享有请花鼓舞队奔丧送灵的优先权,所支付锣鼓家什维修费享受优惠或全免的政策。正是彝族社会内部送灵归祖的文化需求,激发了彝族花鼓会的纷纷成立和维系,花鼓会成为彝族花鼓舞的群体传承组织。
彝族花鼓会自行组织花鼓舞的传承,主要采取师承方式,农闲时请花鼓舞师傅面对面身教传习。花鼓舞师傅受邀前来传授技艺不收学费,顶多需招待几顿伙食,他们往往怀有极大的热情,手把手教授毕生所有套路、动作和技巧,而队员也能自觉地跟师傅模仿苦练。每一支彝族花鼓舞队在掌握基本套路与动作的基础上,往往在花鼓舞民间竞技性群体展演中以潜在的斗舞形式,互相模仿,互相学习,在熟谙传统套路并精益求精的要求下,又形成各队独有的展演风格和特点,彝族花鼓舞正是在如此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获得持续发展的。在彝族传统丧礼花鼓舞展演程式中,出殡前夜广场大联合跳与出殡当天路祭绕棺跳,是彝族花鼓舞队群体竞技展演最典型的两个环节。跳大联合时,在丧家花鼓舞队带领下,先以“螺蛳转”套路团场,然后各队依次以一定的套路动作领舞齐跳,如果后跟的舞队不会跳,那就意味着领舞的花鼓舞队技高一筹。在村头或寨尾停棺路祭,孝子孝女于棺前跪献“忘饭”,然后彝族花鼓舞队依次到棺前拜跳,在跳“螺蛳转”套路时,其他人亦可跟在花鼓舞队、吹鼓班后面随节奏加入打跳,人们认为场面越大,送灵归祖越能得到保证。每一支被亲属请来奔丧悼祭的彝族花鼓舞队,兼有各自花鼓会和背后所请主家双重身份,前者关乎舞蹈技巧的艺术呈现,后者代表亲缘关系的社会身份,因为是同台展演,舞队之间既是舞者又是观者,大家都很投入,往往拿出各队绝活,跳得淋漓尽致,不断跳出新的力度、高度与风度。
(三)身体展演
民族民间舞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独特的阵型套路、动作技巧等在渊源上与其所流经地域和所属民族的历史文化存在关联,同时阵型套路、动作技巧也随自身舞蹈艺术审美发展而发展,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舞蹈阵型、套路、动作背后,都必然深藏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但是其核心部分具备探究民族历史文化的蛛丝马迹。彝族花鼓舞的“螺蛳转”套路,在空旷场地上多支舞队共舞时,在舞蹈功能论视域下一般认为在于团场造势。在领舞者带领下,舞者反复做“软脚步”或“颠脚步”,锣、镲等伴奏者也加入,队伍依次以逆时针方向由外向内呈螺蛳纹内旋,然后再以反方向依次旋出,伴奏人员退出在旁伴奏,其余队伍反复旋转。如果加入未独离分化前的兵器舞率队,整个场面气势威武,阵仗宏大。在彝族传统丧礼中大联合跳、出殡路祭绕棺展演以及板鼓谢橱展演环节,往往都有“螺蛳转”套路展演,其主体舞步是古老的彝族乐作舞步,所有在场的人均可加入打跳。“拜四方”作为彝族花鼓舞最基本的套路,是所有的花鼓舞队首先必须学会的。每支花鼓舞队以班辈次序,出殡前夜在灵堂前跳“拜堂”“闹堂”,出殡当天跳“送丧”“路祭”,以及下葬归来“谢厨”调时,都以跳“拜四方”套路为主。执箐鸡尾领舞者带头以逆时针方向,在灵堂前反复做“颠脚步”走一圈后,排成前三后二两横排,每个方向跳3个8拍,动作有左半落、右半落、引步、三步翻身、左弓步、微蹲进拜等,拜完由前排领舞开始向内呈逆时针方向做小螺蛳转,伴有花鼓歌说唱,跳一节唱一节,依次面向东—北—西—南方向拜跳。
彝族花鼓舞的舞蹈动作主要以下半身尤其是脚步动作为主,最典型的有踩、跺、踢、蹬、打花(甩草)、点、探、过、绕、吸、颠脚等,除过、绕、颠脚等,这应与彝族居处的西南山地地形有关外,探、点、跺、踢、蹬、吸、打花(甩草)等都是踩的衍生变体。在彝族花鼓舞舞蹈展演中,“踩”是所有套路最常用的动律,舞者往往借助方位、姿态、造型呈现向下爆发一个超出自身重力之力的势能。如其中的前左踩跺、前右踩跺、后左踩跺、后右踩跺、绕膝后左踩跺、绕膝后右踩跺;左蹬草、右蹬草、左翻身踩跺、右翻身踩跺等眼花缭乱的脚步动作及其组合,都是在竭尽全力往下踩。另外,丧礼花鼓歌谣应是彝族花鼓舞吸纳融合花灯小调的产物,在一场传统丧礼中有《拜堂调》《闹堂调》《送丧调》《扫堂调》《谢厨调》5首歌谣,悲调音乐往往借用五里塘等。如《送丧调》有7送:
一送老人堂屋中,一送老人堂屋中,哎呀;二送老人天井边,二送老人天井边,哎哟;三送老人到门外,三送老人到门外,哎哟;金山银山留在家,金山银山留在家,哎哟;金童玉女开新路,金童玉女开新路,哎哟;天阴下雨你要走,天阴下雨你要走,哎哟;下雨下雪你要走,下雨下雪你要走,哎哟;四送老人到路上,四送老人到路上,哎哟;五送老人七里坡,五送老人七里坡,哎哟;六送老人到坟上,六送老人到坟上,哎哟;七送老人到安葬,七送老人到安葬,哎哟。
《送丧调》无论唱词还是唱调,都是丧礼花鼓舞展演中最悲伤的歌谣。从唱词内容来看,花鼓舞在空间上从里到外一程程“七送”亡灵,从堂屋→天井→门外→大路→七里坡→坟上→安葬共七送,把送灵的路线渐次展开,由近及远,下葬归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篇: 广东乡土文化研究的里程碑
下一篇: [罗兆均 何志强]从宗族到家庭:土家族村落信仰空间与权力走向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