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柴慧霞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摘要]甘肃庆阳北石窟寺戏台是目前发现的我国第二座石窟寺戏台,其特征是面对窟龛而建,其修建年代为清末光绪年间。此戏台未被《中国戏曲文物志·戏台卷》《中国戏曲志·甘肃省卷》《甘肃省庆阳地区戏曲志》等书著录。戏台依附于佛寺而建,而佛寺早在宋明时期已有盂兰盆会,清道光间有了“灯戏”,戏台正是民间礼佛和庙会的产物。
[关键词]北石窟寺戏台祭祀庙会
[作者简介]柴慧霞(1975-),女,甘肃天水人,陇东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甘肃庆阳,745000)
山西云冈石窟寺戏台是我国第一座石窟寺戏台,其特点是面对窟龛而建。据研究,这座戏台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61)(1)。2018年7月,我们在甘肃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北石窟寺内发现了又一座面对窟龛而建的古戏台。彩图一右侧为窟龛,左侧是与石窟相对的戏台;彩图二为维修中的戏台正面照片。
该戏台亦为清代建筑,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土木结构,硬山屋顶,内外装饰精美。虽历经风雨,但保存比较完整。值得一提的是,此戏台未被《中国戏曲文物志·戏台卷》《中国戏曲志·甘肃省卷》《甘肃省庆阳地区戏曲志》等书著录。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我们多次对这座戏台进行了细致的勘察、测量、拍照和走访。现将相关情况考述如下:
一、北石窟寺概况
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蒲河和茹河交汇的东岸二级台地上,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寺坐东朝西,背靠董志塬西侧的覆钟山,面临蒲河。西来的茹河在石窟前汇入蒲河向南流去。蒲河的西岸是镇原县的居士沟,沟南有鸡头山,沟北是大坡山(又称“千佛山”),为北石窟的天然屏障。有数条古道在这里交错,东南豳州—雍州古道、西北彭阳—高平古道、西南泾州古道,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在陇东大地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彩图三为北石窟寺地理位置图。
据乾隆六十年(1795)树立的《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2)载,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509),为泾原节度使奚侯所建。之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数代,经不断增修扩建,形成了一座规模较大的石窟群。窟区总面积1.7万平方米,窟群面积7500平方米。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尊,碑刻题记150余方。窟内所存文物丰富,保存比较完整,是世界石窟艺术的珍品,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其中165窟处于整个窟区的中心位置,门外左右两侧分别塑有两座巨大的天王雕像。
二、北石窟寺戏台遗存状况
(一)修建年代
关于北石窟寺戏台的始建年代,迄今未发现原始文献记载。根据文物部门编纂的《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一书:“北石窟戏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当地民众在七佛殿(第165窟)正前方30米处修建戏楼一座,恢复了一年一度的乡村庙会活动。”(3)我们认为,这个记载是可信的。
(二)戏台概况
北石窟寺戏台为六檩十二柱硬山顶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总建筑面积50.6m2,面阔5.677米,总进深6.389米,前台进深3.967米,后台进深2.203米,台基高1.001米,台口高3.455米,戏台基本呈正方形。台上表演区总面积为9.61m2(四根立柱之间的区域)。台基采用长石条基础,石条长1.70米、宽0.40米、厚度0.20米。山墙墙身为黄土夯筑,历经百年仍见其古旧坚固。外包青砖长0.31米、宽0.14米、厚0.07米,白灰勾缝。墀头墙为青砖砌筑,南面墀头为莲花纹砖雕,北面墀头为牡丹纹砖雕。
北石窟寺戏台坐西面东,台口距165窟约30米。现场遗迹和文献资料显示,戏台与第165窟中间原建有献殿、钟楼和鼓楼。《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4)载,献殿重修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据窟门北侧娘娘庙墙碑修庙序文(宣统元年)记载,“同治兵燹之后庙宇焚毁寺院皆成荒草蔓烟”。(5)此殿及钟鼓二楼毁于清同治七年(1868)。《庆阳北石窟寺内容总录》记云:“献殿遗址位于北石窟寺现编号为第165窟窟前7.15米处,遗址条石基宽9.6米、进深7.4米,殿基距地面0.52米,基前中部有二级踏步,踏步前有赑屃碑座一台。殿基前两侧1.3米处有钟鼓二楼房基两处,南基宽4.4米、进深3.65米;北基宽3.65米、进深3.65米。殿前15.65米处有清代光绪年间所建戏楼一座,面宽6.7米、进深6.7米、高约5.9米,保存较完整。”(6)这里介绍的戏台数据,与我们的现场勘测有出入,大概是由于测量基准不一致造成的。而献殿因已不存,无法核实数据了。
此戏台为砖木结构,采用厅堂式木柱,抬梁结构。为四椽袱,檐柱、金柱上承五架梁,檐柱上端沿面宽方向有檐枋。从纵向看承重结构为四椽栿,一栿椽为30根。檐柱及金柱下有“鼓蹬”柱础。戏台面阔三间,硬山进深方向列有两排柱子,在后排柱与后墙之间采用抱头梁联系,向里拖柱增加了戏台进深,屋顶采用圆木椽子上面铺“望砖”(非木质板,而是采用地方做法为望砖),上盖青瓦。台上原有的区分前后台的隔墙和隔断明显的卯榫痕迹(彩图4)。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孙九霞]小地方与大世界:一个边缘藏族社区的本土现代性
下一篇: [马知遥 刘智英]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记忆阐释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