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王逍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余论
民族性格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社会转型期,畲族主体若能对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进行辩证地扬弃,她将是一笔宝贵的民族精神资源、散发着更加迷人的魅力。一方面,坚韧耐劳可以升华为拼搏进取,质朴平和可以内敛为脚踏实地,洒脱、乐观有利于营造人们物质与心灵的和谐。尤其是深受历史上淳朴民风的浸染,今天广大畲区仍保持着良好、文明的社会风尚(村民团结互助、极少赌博、斗殴、偷盗现象),这在当今推广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尤为值得发扬光大。而融“坚韧、质朴、洒脱”这三者于一体的畲族民俗文化,更是一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望通过“民俗文化再生产”的方式进入现代消费市场,成为畲族经济转型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畲族主体尤为需要超越内含在坚韧耐劳品格中淡泊商贾的农本意识、克服伴随在纯朴民风中某种族群封闭心理、淡化交织于达观洒脱精神中乐天知命的散淡心态。总之,畲族民族性格的日臻完善,有利于畲族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成功整合。
[1]吕锡琛:《道家与民族性格》,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
[2][日] 绫部恒雄 编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 译:《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39-46页。
[3]何子星:《畲民问题》,载《东方杂志》,1932年,第30卷,第13号。
[4](清)杨澜:《临汀会考》卷1,〈山川考〉光绪四年刊本。
[5][6][27][28][29]陆德阳:《流民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7][9][16][17](清)周荣椿:《处州府志》,卷24,《风土》, 光绪三年重修本。
[23] [37] [8][23][37](清)周杰:《景宁县志》卷12,《风土•附畲民》,同治十一年刊本。
[10][21](清)范绍质:《瑶民纪略》,载李绂:《汀洲府志》卷41,《艺文记》,同治六年重刊本。
[11][19][22][38](清)江远清、江远涵:《建阳县志》卷2,《舆地志•附畲民风俗》,道光十二年刊本。
[12](清)黄联玉:《贵溪县志》卷14,《杂类轶事》,同治十年刊本。
[13][25](德)史图博、李化民:《浙江景宁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中南民族学院重印,1984年,第23,24页。
[14][26]王虞辅:《平阳畲民调查》,浙江省第三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编印调查丛书第一种,民国二十三年。
[15]吕锡生:《明清时期畲族对浙南山区的开发》,载施联朱《畲族研究论文集》,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289页。
[18]胡先啸:《浙江温州处州间土民畲客述略》,载《科学》,1923年第7卷,第3期。
[20][24](清)张景祈:《福安县志》卷7,《物产》,光绪十年刊本。
[30](清)褚成允:《遂昌县志》卷11,《风俗•畲民附》,光绪二十二年刊本。
[31](明)姚良弼:《惠州府志》卷14,《外志·徭蛋》,嘉靖三十五年刊本。
[32](清)《广东通志》,卷330,《列传六十三·岭蛮》,同治三年据道光版重刊。
[33](清)刘绎:《江西通志》卷48,《舆地略·风俗·南安府》,光绪六年刊本。
[34](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3,《漳州谕畲》,四部丛刊本。
[35]蓝炯熹:《畲民家族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版,第358-361页。
[36][42][44]肖孝正:《闽东畲族歌谣集成》,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第1,第17页。
[39]王韧:《建德县志》卷3,《风俗志》,民国八年刊本。
[40]余绍宋:《龙游县志》卷2,《地理考·风俗》,民国十四年版。
[41]沈作乾:《畲民调查记》,载《东方杂志》,1924年, 第21卷,第7号,第59页。
[43](清)杨澜:《临汀会考》卷3,《风俗考·畲民附》,光绪四年刊本。
[45]雷弯山:《畲族风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本文原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篇: 传播民族文化 共享世界文明
下一篇: [王逍]文化透镜下的畲族历史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