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王锋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西南民族的同根意识,从最初的区域性民族认同发展为对多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这标志着西南各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实体向自觉的民族实体的发展。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密切相关。其中,西南各民族特有的“同根”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民间文学中的同根意识
我国西南地区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丰富。千百年来,西南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西南各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同根”意识,即认为各民族都是同源共祖,是兄弟姐妹。这种同根意识在各民族的创世神话、洪水神话等早期民间文学中,均有集中反映。
白族的《九隆神话》曾记载,古代云南哀牢地区有个名叫沙壹的女子,她在水中碰触到龙王所化的沉木后怀孕,产下十子,十兄弟娶妻繁衍,散居各地,发展成包括白族、彝族、汉族在内的各兄弟民族。
彝族的各种创世史诗,如流行于云南哀牢山区的《查姆》,楚雄姚安、大姚的《梅葛》,大小凉山的《勒俄特依》,滇东南彝族阿细分支的《阿细的先基》等,都说各民族是兄弟,为一母所生。如《查姆》中说,在洪水过后,人间只留下阿普笃幕两兄妹,后两兄妹成亲,生下三十六个孩子,“各人成一族,三十六族分天下,三十六族常来往,和睦相处是一家”。《梅葛》中则说,兄妹成亲后,生下一个怪葫芦,从葫芦中又生出今天的各个民族。
怒族的洪水神话中提到:“各个民族原来都是一家,后来各自分散,成了不同的民族。”德昂族神话《天王地母》说各民族为葫芦所生,“一天电闪雷鸣,劈开葫芦,里面有103人……这就是汉族、傣族、白族、阿昌族、傈僳族、回族等民族”。
鲜明的内聚传统
西南各民族的同根意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南各民族自古以来的迁徙、分化、融合一直持续至今,客观上形成了彼此渗透、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这是西南各民族同根意识萌发的基础。今天,以藏缅语族为主的西南各民族,如彝族、藏族、白族、景颇族、羌族等,相互之间以及与汉族之间的亲缘关系早已得到语言学、考古学等学科的有力证明。而各民族长期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以及中央王朝“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西南各民族同根意识的发展和强化。
在历史上,西南各民族以同根意识为基础,形成了鲜明的内聚传统。这一传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西南各民族之间的内聚,即各民族之间的互相认同,在生产和生活中互相帮助,在文化上的互相交流和吸收,追求和睦共处;二是西南各民族向中华民族整体的内聚。如在同根神话中,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也被视为兄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西南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表现出积极、主动地向中华民族总体靠拢的趋势。
在政治上,西南各民族“自古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在文化上,各民族积极吸收汉文化,如白族“使传往来,通于中国。故其宫室、楼观、言语、书数以至冠婚丧祭之礼、干戈战阵之法,虽不能尽善尽美,其规模、服色、云为,略本于汉”。又如傣族,虽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仍积极吸收中原文化,并视自己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两汉时期,傣族历法就吸收了内地的干支纪时法。
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从自在民族实体到自觉民族实体的发展过程。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历史上的渊源关系,使西南各民族形成了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西南民族的同根观念。此后,西南民族的同根意识,从最初的区域性民族认同发展为对多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这标志着西南各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实体向自觉的民族实体的发展。从此意义上说,西南民族同根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内在联系。
民族文化资源应引入民族教育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赋予西南各民族同根意识以新的时代内涵,为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发挥积极的作用。
继承和弘扬西南各民族同根意识,就是在宣传“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的同时,在各民族青少年中进行同根、同源的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教育不等同于干巴巴的政策教育,也不完全是互利互惠的经济关系,而是一种以情感为纽带的心理体验,并以此让各民族的青少年深刻认识到各民族间休戚与共的关系。通过情感上的民族认同体验,加强各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整体认同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文化建设。在边疆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对民族神话、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重视不够,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即便是各少数民族的青少年,也不太熟悉反映民族同根的神话故事,汉族青少年更是闻所未闻。因此,有必要把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以及其他民族文化资源加以整理,引入民族教育和教材之中,这是促进各民族青少年增加认同感、增进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76期18版“区域”文章之一;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网 2011-3-31 11:11: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降边嘉措]扎巴老人说唱本与木刻本《天界篇》之比较研究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