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崔思蕖 中国民间故事网
唱花灯
唱花灯是演唱花灯曲调的民间音乐表现形式。
乾隆四年(1739)版《乾州厅志》卷二“ 风俗篇”载:“ 元宵舞龙灯、或唱秧歌、采茶歌”。
清代的一首“竹技词”对湘西花灯有四句生动的描写:“各村花灯闹元宵, 香扇翩翩手慢摇。日上车篱人未睡, 歌声听唱雪花飘。”
花灯音乐脱胎于花灯、马灯、茶灯、车灯及“唱调子”,因为流行地区的语言、民歌灯调的艺术特点, 以及形式、发展过程中受姊妹艺术影响的不一样, 湘西各地声腔形态和表现方法、音乐风格也不相同。
湘西花灯唱腔音乐:
灯调 即沿用文花灯(摆花灯)和武花灯(跳花灯)的曲调, 使用时又习惯分为“歌舞型”与“叙事型”。歌舞型灯调节奏明快, 曲调活泼, 适宜歌舞。常用曲调如[种茶]、[倒采茶]、[上茶山]、[送茶调]、[四季花儿开]、[十二月采茶]、[闹元宵]、[大花鞋]、[绣荷包]、[拜新年]、[跳粉墙]、[门外茶花开]等等。
叙事型灯调节奏平稳, 曲调流畅, 用于叙事, 它是湘西花灯戏的“当家调”。常用曲调有[送报文]、[雄鸡一叫麻麻亮)、[白牡丹]、[牧童放牛]、[看相]、[娘教女]、[三姐梳头]、[李三娘叹更]、[唱古文]、[打茶苔]、[五更明月]、[红绣鞋]、[太平年]、[绣香袋]、[货郎调]、[送财调]、[玩灯好好热闹]、[纱窗外]、[放风筝]、[十打]、[蛤蟆调]等等。
灯调还都保持着民歌结构。有呼应二句式,“正反令”三句式,“起承转合”四句式及五句式, 长短句式等。一般都较短小, 色彩丰富, 地方特点浓郁。
杂调是从民歌小调、丝弦、傩腔、阳戏及共它艺术品种吸收的曲调。一般都是具有鲜明个性, 适应于某些特殊场合, 它也是花灯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丝弦、小调有[绣花鞋]、[哭五更]、[掐菜苔]、[小四茶]、[铜钱歌]、[九连环)、[玉娥郎(兰)]、[十字歌]等等。
花灯唱腔音乐, 总的说来旋律明快流畅, 节奏跳跃活泼, 结构严谨规整, 有浓郁的地方味和生活气息。其音乐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花灯音乐的曲调非常丰富, 基本上都是专调专曲, 一曲填多词的现象几乎没有。其次, 是花灯调式多样, 宫、商、角、徵, 羽诸调式都有,虽然单一调式数量最多, 但也有交替调式, 如角羽交替,羽商交替, 以及徵商调式、商宫调式等, 绝大部分属于五声音阶。再次, 是花灯音乐与花灯舞蹈配合紧密, 由于表演形式和场地的要求, 使得花灯音乐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也必须有相应的特点, 如旋律多为级进, 跳进较少, 尤其是五度以上的大跳就更不多见, 使曲调显得小巧细腻, 明快流畅。又如节奏方面, 时值较短的音符用得多, 时值长的音符则用得少。
舞花灯
舞花灯是运用舞蹈动作, 配合花灯唱腔内容的民间舞蹈形式。
湘西花灯的舞蹈动作也是丰富多彩的。老艺人说:“六六三百六, 拌形似矛猴, 回生有奇葩, 跳灯不用愁”。这就是说, 不论天上飞的, 水里游的, 土里长的, 地上走的都可以表现出来。通过手眼身法步相联系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舞蹈形象都可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如:“ 雪花盖顶”、“美女梳头”、“嫦娥奔月”、“老鹰盘旋”、“白鹤独立”、“凤穿牡丹”、“燕子含泥”、“ 蝶鸭赛跑”、“ 鸳鸯游池”、“ 魁星点斗”、“观音坐莲”、“兔儿望月”等等, 不胜枚举。 这些形象的舞蹈小品, 拆散后又可以填到其它舞蹈中去。而贯穿“套子”的地位变换路线图, 艺人又称之为“ 圈子”。对“套子”和“圈子”相互的关系, 艺人概括了四句话, 即:“套子走圈子, 圈子绕套子, 圈套结合通路子, 圈套不合乱套子”。这就是告诉我们, 什么“圈子”只能做什么。“套子”,反过来讲, 什么“套子”就得走什么“圈子”, 不然就不通路子, 也就会乱了“套子”。以往跳灯都是在一张饭桌上跳,要是俩人圈套不合就会协调不起来, 甚至相撞, 无法跳灯,“圈子要圆, 套子要连”, 这是要通过长期的演出实践总结出来的特有规律。常用的“圈子”有:“一把弓”、“半边月”、“内荷花”、“外绣花”、“扣莲花”、“反荷花’、“箱子环”、“纱帕子”、“扭麻花”、“扯四方”、“ 环圆圈”、“ 过堂圈”、“斜纵圈”等。跳灯离不开扇, 花扇不但在演员的表演上, 可以作为感情交流的媒介, 而且还能代替许多用具,刻划各种形象, 并能要出很多花扇。如“单挽花”、“双挽花”、“盘扇”、“云扇”、“蝶扇”、“推云扇”、“滚扇”、“翻扇”、“龙舌扇”等。步法也富于变换如: 猴步、鸭步、梭步、踢步、辗步、插花步、云步、跳跳步、碎步、踮步、歪八步、风摆柳、探步、蹬蹬步等等。
湘西花灯舞蹈动作的产生, 是以现实为基础的, 密切联系人民丰富多彩的生产和生活。如“美女梳头:“双手正云手, 右手在头左旁翻掌“倒扇”, 从头后划至右肩, 向内转腕下拖, 同时双脚小跳盖步转一圈成踏步, 接左手晃至右肩向左胸前做抹辫状, 右臂旁抬屈肘上举“竖扇”成照镜状。再如“蝶鸭赛跑”: 女的左手背撑腰, 右手侧平拾, 手心向下“夹扇”, 左转碎步一小圈, 同时右手“蝶扇”; 男的在女扇下, 倒八字半蹲, 双臂下垂“复掌”, 随女扇“鸭步”走一圈。这些动作看起来很简单, 可是它已经脱离了机械的生活模拟, 而是形象化的、优美的舞蹈动作了。
另外, 湘西是处于湘、鄂、川、黔四省交界之地, 这里山峦起伏, 沟壑密布, 气候温和, 风光秀丽, 盛产各种飞禽走兽。而猴子又是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动物。为此, 艺人就根据猴子的形象和动作, 创造出一种猴相。动作是: 双脚倒八字半蹲, 双臂两侧屈肘前伸, 双手五指抓拢, 手腕放松下垂“勾子手”, 缩头。走动时: 双脚交替成弧形划动,双手交替向外划小圆, 头左右小摆。亮相时: 一腿前吸, 双手胸前小晃手向斜前做抓东西状, 接着快速收回, 缩头、眼斜视。这些模仿猴子的动作, 并不是为了表现猴子, 而是通过猴子的形象, 表现人的风趣、机灵的性格。
再就是花灯与民间武术的结合。湘西是少数民族居住地, 解放前土家族苗族人民, 为了健身自卫, 从小就喜爱武术。现在湘西的“武花灯”就是吸收了民间武术的翻、窜、滚、打动作, 溶于“文花灯”之中, 而渐渐发展起来的。比较有名的动作有“鲤鱼板子”、“金盆泼水”、“连枷扒”、“百鸡登窝”、“饿狗抢屎”、“蛤蟆吃水”、“钵钵跟头”等。如“金盆泼水”: 女的双手在腹前做捧手状, 接着向前泼去; 男的同时向后一个吊小翻, 好似拨出去的水一样。这些动作在花灯中,独树一帜, 具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特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湖南社会学网 2008-1-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着力打造文化名县
下一篇: [罗云]隆回花瑶民间艺术研究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