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于阗文又称和田塞文,流行于5至11世纪的今新疆和田地区。记录的是“塞种”人所说的“于阗塞语”。这种语言在当地使用了几个世纪,后来随着伊斯兰势力的东扩而消亡。有约30个基本符号,来自印度婆罗米字母的笈多正体。这套字母在当时的西域颇为流行,书写方式为从左向右横写成楷书或草书。现存文献主要是佛经,也有少量世俗文书。
水书是水族巫师使用的一种文字,由于一些水书的结构与汉字相反或是汉字的反写,所以水书又被称为“反书”。水书的结构有3种,第一种是象形字,有的字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第二种是汉字,即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汉字形体的写法或者直接是汉字;第三种是宗教文字,即表示水族原始宗教的各种密码符号。
尔苏沙巴文是生活在四川西南部藏族尔苏人所使用的图画文字,用于宗教活动。尔苏人原来从事畜牧业,习惯食肉衣毛,善于骑射。后来农业也十分发达,还发明了高山养蚕,养蚕织丝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尔苏沙巴文是一种象形文字的初级状态,即图画文字。传说尔苏人很早就有文字了,曾记录了许多经文,后来在战乱中散失。
彝文是不受外来文字影响的土生土长的一种文字,一般认为彝文产生至迟不晚于汉代。彝文是音义结合的表义方块音节文字。其造字法有象形、指意、变体等。书写规则为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各地常用的文字在2000个左右。彝族历史上曾对彝文进行过规范,所以彝文又称为“韪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各地的彝文又有了一定的地域差异。
纳木依人主要生活在四川省的冕宁、西昌等地,在民族识别时被定为藏族的一支,纳木依是他们的自称,使用的文字为纳木依文。图为纳木依历书。
纳西东巴文产生于隋末唐初,是一种古老原始形态的象形文字,多由纳西族祭师东巴使用而得名。东巴文有1340个字。用东巴文书写的东巴经大多省去虚词,重在表意。东巴古籍涉及宗教、历史、艺术等多门学科。图为纳西东巴文经书。
(本文图片由中国民族古文字陈列馆提供)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网-《中国民族报》2009-11-06 14:59:00
【本文责编:思玮】
下一篇: [杜洁芳]壮族“坡芽”山歌绘在土布上 81首只为“情”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