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刘锡诚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土家族摆手舞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学”构成最重要的基础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主要蕴藏在和体现于广大民众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传承和延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之中,而不是某一学派的学说之中。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及其稍后,学者们提出了中国文化是由“圣贤文化”和“民众文化”构成的理念,笔者将其名为文化“二元说”。中国文化“二元说”的提出,是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之后的社会制度相适应的,因而逐渐得到了政治家们的赞同和接受。但“二元说”似乎并没有在中国的学术界得到普遍的认同。下层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所创作和享用的口传文化,包括民间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些有关文化的学术著作中,从来没有地位。
1956年,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农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文化分析理念。他的“大传统”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的在社会中占少数的上层人士、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是指在农村中占大多数的农民所代表的文化。这也是一种关于民族文化的二元结构的理念。雷德菲尔德的理论很适合中国的乡土社会文化的情况,因而很快得到了中国年轻的文化人类学界的呼应。但稍微将其做了一番改造,用“大传统”和“小传统”来作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标识,或根据是否有文字记载,把中国文化传统分为以文字为载体的“大传统”和以口传心授为载体的“小传统”两大类。按照这种二元结构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就属于“小传统”了。这种思维脉络,特别在意识危机激荡的时代,既不适合传统文化艺术的保存,又不适合多元民俗文化的发展。
20世纪的一百年,战争兵燹、政治干预、经济变革、儒家传统等对非物质文化的摧残是前所未有的,指民间文化为封建迷信和污秽糟粕,为中国落后的根源,以割断和消灭这种扎根于民间社会的文化传统为能事。以儒家传统为核心的文化,被国学家们称为主流文化。而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和塑造的知识分子,鄙视民间文化或曰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不起老天桥式的市井文娱空间。即使一些开明的、有平民意识的知识分子,也多少表现出任意篡改民间作品的积习,经他们之手见诸文字的民间作品,许多都是被篡改了的,不仅叙述语言不是老百姓的,特别是加进了本不属于下层民众的思想观念,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固有的原生形态,使其失真了。
与这种“大传统”、“小传统”的理论相联系的,是“新国学”。新国学家们把“古圣贤遗言”当成国学的主要研究阐发的对象和民族文化精神,把写成文字的“国粹”当成国学的基本原理,而把全民族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本应是国学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加以鄙薄和排斥。季羡林先生生前曾著文说“国学”应是“大国学”,见地深刻,切中时弊,很有针对性。其实,季先生并非说这话的第一人,从前许多大师都说过。例如在80多年前,当时在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任职的顾颉刚先生也曾在北京大学《国学门周刊·1926年始刊词》上说过这样的话:“国学是什么?是中国的历史,是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研究国学,就是研究历史科学中的中国的一部分,也就是用了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若说科学家仅仅能研究自然,研究工艺,而不能研究社会、研究历史,那么,科学的领域未免太小了,科学的伎俩未免太低了,这人的眼光也未免太狭隘了。”当年北京大学国学门所以要停刊《歌谣》周刊而创办北京大学《国学门周刊》,就是把《国学门周刊》变为北大歌谣研究会、风俗研究会和方言研究会三家共同的刊物,顾颉刚的《始刊词》的意旨在于强调民间的歌谣和风俗研究乃是国学的题中应有之义。现在的某些新国学家们,以儒家的思想为标榜,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传统来综括中华传统文化,是要极力退回到顾先生所说的“在故纸堆中作生活”,拒绝做“在故纸堆之外尚有实物的考察”的“大国学”范式的研究,对保存在民间的“草根”文化的一鳞一爪,他们是不屑一顾的甚至是排斥的。而这些为“新国学”家们称之为“大传统”的“主流文化”之外的“小传统”,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由民众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或曰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在世界范围内大声疾呼地要保护的文化多样性潮流中亟待保护的弱势文化。其实,只要深入到民间社会去,学者们就不难发现,所谓“小传统”并不小。在民间,我们可以看到,在占中国幅员比例很大的广大的领地里和众多的人口中特别是那些边远的地区或者文件中常说的“老、少、边”地区,被一些学者们称为“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倒是地地道道的“大传统”。
从学理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众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传承、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表现形态的文化,这种文化浸润着不同时代民众的世界观和社会理想与憧憬,承载着民众的智慧和人类的文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以不同的形态存在和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库”,是研究人类和社会、研究人民历史命运和世界观发展的重要原料;它能向各民族人民提供世世代代积累的宝贵的人生经验;它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资源;它能启发后人在前人肩膀上建立起更宏伟的艺术殿堂。
还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代表者和体现者。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上层文化和普通老百姓所创造和享用的下层文化一直处在既对抗又交融之中,但要建设完整、科学的中华文化,必须有效地整合这两种文化。我认为,“和合”或“中庸”不是亿万老百姓心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或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民间文化中到处都显现着的“自强不息”和“生生不息”意识才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文化精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有待专题讨论的大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学”构成的最重要的基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主要蕴藏在和体现于广大民众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传承和延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之中,而不是某一学派的学说之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2年08月08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篇: [胡敏中]论非物质文化
下一篇: [王霄冰]国家祀典类遗产的当代传承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