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马盛德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四、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旅游是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生活方式,旅游业 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并且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性产业。成 熟的旅游文化,也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程度。所以,旅游业的发展 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法回避的现实问 题。我国的旅游业也曾经历着从初创阶段到日渐成 熟的发展阶段。随着近年来我国非遗保护事业的不 断发展和深入推进,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旅游业的 发展。全国各地非遗与旅游的结合,旅游利用丰富 的非遗资源开发各种名目的项目来吸引游客、扩大 影响力、加快发展的现象十分普遍。当前,从中央到 地方,尤其是管理层面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在旅游发 展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这一点,从近年来一些名称 的变化可以看出来。如现在普遍在提法上将“旅游 文化”变为“文化旅游”。这两个字在前后的变化, 不仅仅是顺序上的调整之事,而是体现了我国社会 对文化旅游在认识层面上的一种深化。今年国家把 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合并,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文化和旅游部”,这是我国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举 措,预示着文化和旅游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紧密程 度。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 遇。随着各地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 到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深刻感受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苍白的、空洞的,是不可持续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上 的转变。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需要与旅游业发 展进行有机的深度融合,重点要放在非遗与旅游的有效对接、开展深度合作上。充分发挥非遗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挖掘文化遗产的深层内涵和价值,让游客在文化生态实验区里深切地感受到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以传统工艺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使非遗产品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产品的多样化、品质化、时尚化和民族性有了新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旅游文化产品市场。由此可见,非遗产品在文化旅游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云南大理地区本身是一个旅游胜地,近年来,大 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十分注重非遗与 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对接。保 护区内的非遗馆、传习所、传习中心、展览展示基地、民族文化街区等,都与旅游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成为 旅客重要的参观目的地。以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白族扎染为例,在基地建立了扎染历史博物馆、扎染制作工艺流程作坊、产品展示区、游 客体验区和互动区、产品销售区等,提供一条龙服 务。游客来到这里,首先要了解扎染的历史,亲眼目 睹扎染制作工艺流程,知晓产品品质,然后还可以参 与体验制作,交流合作,最后在产品购物区里选购自 己最满意、最适合的扎染产品。这样的做法,取得了 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受到游客的欢迎。在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厦门鼓浪屿,“提线木 偶”戏的表演也受到游客的欢迎。值得一提的是, 景区在表演场地的选择上进行认真研究,把木偶戏 的表演点放在了整个鼓浪屿旅游路线的中段,当游 客走到木偶戏演出的小剧场时,已经感到有些疲倦, 需要休息调整,正好在这里看一场木偶戏的演出,一 边品茶,一边欣赏表演,一边休息。“提线木偶戏” 独特的形式感,加之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和生动活 泼的表演,受到游客们的喜爱。游客在这里短暂的 修整,欣赏了传统戏曲艺术,得到了审美愉悦,同时 也起到了宣传、传播地方戏曲文化的效果。这些做 法也是值得宣传和借鉴的。游客也是需要正确的引 导,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里开展的文化旅游,要充分 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习俗,不能为了招揽游客 编造一些低级趣味、无中生有、扑风捉影或猎奇的所 谓的民俗活动,制造“伪民俗”。我们反对把民间具 有约定俗成的祭祀性的民俗活动进行反季节表演, 这种行为既让传统民俗文化丧失庄严性和神圣性, 也使民众失去了敬畏感,从而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变 得庸俗化和泛娱乐化。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尊重民族文化, 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律,非遗保护和文化生态 保护实验区建设与旅游业发展,一定能取得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在文化旅游的发展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日 本的做法。日本在旅游与遗产保护方面有一些好的 做法。如日本的高山县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 地区,这里至今保留着传统的古街、民居,传统民俗, 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在古街区,有各种特色商铺,一 些具有日本传统民俗特点的文化商品琳琅满目,从 特色食品到日常用具,应有尽有。木板画是高山县 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当 地住民开发了一系列以木版画的色彩、图案、样式为 主要元素的文化旅游产品,产品品种多达十余种。有装饰性极强的各种挂件;有实用性的各种碟、盘、笔筒、杯垫等;有模拟十二生肖和各种动物形象与体 态的产品;此外,还有各种用大漆开发的漆盘、首饰 盒、碗、碟、筷架、手机壳等生活用品。产品个个精致 细腻,美观实用,令人爱不释手,深受游客们的喜爱。开发的这些文化产品,既起到了宣传当地文化的效 果,又使当地住民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品质。遗 产保护与现代社会生活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的融合。当游客们在这样浓郁的民风民俗和独特的传统建筑 格局的环境里漫步体验时,对当地文化产生的一种 尊重和敬畏之心也油然而生。整个旅游区秩序井 然,管理井井有条,街道商铺干干净净,服务热情周 到,体现出很高的人文素养和社会道德意识。这样 的文化旅游不仅对文化遗产起到宣传、传播作用,而 且也将极大改变旅游开发对遗产保护带来负面影响 的认知。在旅游业规范化管理和细致周到的服务意 识、文化的保护意识等方面,日本的实践经验值得我 们认真学习、借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篇: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下一篇: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