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苏文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这里的所谓姓“田”“小子亦会吟诗亦会道曲”“出路不要盘缠,只要道理”,和福建大田县朱阪村丰场戏的表述几乎一样。“丰场戏”脚本第二出《师父做坐场》中,是这样表述的:
(小子师父云)但小子,又小子,姓田名大熟,表字满仓,身居两召。家住杭州。平生只爱好风流,雪月风花不肯休。好个风光明月夜,不风流处也风流。幸遇升平佳景,彩结鳌山,来到花棚。[注]
这两者的“姓田禾大熟”或“姓田名大熟”寓农事祈丰之意;而“腰带风流之代”或“平生只爱好风流”的人物形象描写,又多是指出是福建及其他地区崇奉的戏神——田相公。莆仙戏在表演之初,常会有“相公踏棚”的仪式,“在‘啰哩嗹’歌声中,先由灵牙将军出场亮相作舞,然后蹲着以手托住田公的脚跳出场。田相公左脚向前举起,右手食指、中指呈剑指式指天,出场后,左右进退,均以单脚跳跃式舞蹈。”[注]然而,在跳棚表演中,戏神的角色淡化,这或与移民的信仰生态发生变化有关。
跳棚表演一大特点,也是这种踏踏跳跳的步法。如跳棚最后一科“独脚和尚科”,其表演就是一个演员戴着光头和尚的面具,身穿道袍,在神棚前双手交叉,独脚单跳,前三跳后三跳,边跳边喃唱,意在感谢神恩。这种“踏棚”的步法,叶明生先生认为是和道教有密切关系,“道教科范的形式很多,比较突出的是‘禹步’。这种‘禹步’类似戏曲的舞蹈步法。即今之戏曲舞台中的矮步或四方步之类。这些‘做’功,在后世可见的‘道士戏’中已有发展,其形式与戏曲表演极为贴近。它也是道教戏剧重要的组成部分。”[注]
4.“罗嗹哩”的存在
在跳花棚手抄本里,残存着一句“罗嗹哩”,在《监棚科》中,标注有“罗罗罗罗嗹哩出,你是乜人?在我棚前棚后跳跳达达,请开金口,原来相知哺。”但全书其他位置则无“罗嗹哩”。这“罗嗹哩”也叫“啰哩嗹”“哩也波哩也啰”“啰嗹哩”等,在古代的戏曲文献和道教文献中大量存在,据康保成先生归类,主要在四个场合被使用,一是祭祀戏神所唱的咒语;二是与婚恋有关的喜庆场合;三是乞儿所唱莲花落;四是作为衬字、帮腔使用的“啰哩嗹”。[注]自宋元以来,这种“啰哩嗹”即和戏曲有密切关系,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说:“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为人美好,以游戏而得道,流此教于人间。讫无祠者。子弟开呵时一醪之,唱啰哩嗹而已。”[注]学术界关于“啰哩嗹”的来源虽无确论,但大多都认为,与戏曲表演咒语有极密切之关系。如胡忌先生《宋金杂剧考》中判断福建莆仙戏演出前反复颠倒演唱的“啰哩嗹”三字为咒文[注],饶宗颐先生认为“啰哩嗹”是“南戏戏神咒。”[注]其他如季羡林、叶明生、沈继生、美国汉学家白之、韩国汉学家吴秀卿等学者均持类似观点。
四、“跳花棚”演出中的戏剧元素
“跳花棚”演出中,存在较多戏剧元素,主要体现在它的演戏目的、科本格式、表演内容和特定自称等诸多方面。
跳花棚呈现出的戏剧元素,首先体现在“花棚”搭建是为了以“戏”还愿,通过演戏,进而“钩(勾)消愿许之名注上填还之事”。如《跳棚科本》中“开棚门科”所载,“起造花棚一座当坛,洪朝一敷救○,妙经五十遍,命请陈平子弟等接通天感应灵王当坛作正,搬转三千徒众七十二贤,撞为牧连救母。”此处的“牧连救母”其实就是古代戏剧中以“目连救母”为故事主体的目连教化戏。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注]故事情节主要是目连的母亲被打入地狱,目连为之伤心欲绝,不畏艰难困苦,遍寻地狱,意图救母,最终感动佛陀,告知目连救母办法,使得其母得离饿鬼道,这个故事,在宋元以致明清,作为最主要宣讲“孝”的题材,不断搬演,甚至成为了“剧”的代名词,“开棚门科”此处的“撞为牧连救母”之“撞”,当为“装”之误写,意即以“目连戏”为戏曲代名词之意。
二是体现在科本上的“科、唱、白”分类。张碧波、董国尧编著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中指出,“元剧包含‘科’‘唱’‘白’三个因素。科指演员的舞台动作,其中也表演一些插入性民间舞蹈和杂技等技巧;唱是演员所唱的歌曲;白是台词,有宾、白两种,两人一问一答谓之宾,一人自说谓之白。”[注]《跳棚科本》中,一些科目上明显标注有“科”“唱”“白”字,剧本中还有“接神科”“安座科”“小孩儿科”“后生唱歌科”等分类,格式上体现出了杂剧的特点。针对“科”的来源,钱南扬先生指出,“道教以‘科’或‘科范’、‘科仪’指道教徒的行为规范和醮仪作了规定。道教在‘科曰’之后具体描写动作的写法,可能是元杂剧中用‘科’提示脚色动作的来源。”[注]康保成先生认为,“魏晋以后,佛、道二教经书,都往往用‘科’或‘科仪’‘科范’‘科戒’等术语来表示。后世戏曲经常使用这些术语,例如,我们至今仍习惯称有表演提示的戏曲演出脚本为‘科仪本’。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当源于佛道二教。”[注]结合跳棚表演中呈现的宗教色彩和科本格式,“灵王”“目连救母”“陈平弟子”等元素,可以认为传统的跳棚,实际上是有受到儒释道的综合影响。
三是它的剧场表演色彩。在“依前科”中,基本内容为男青年和老年妇女两个角色的对话和唱,剧本中有一段,先标注“后生白”,这段“后生白”为:“老狗老狗骂我两兄弟马卵石,亚头老狗你去归,转回过边唱下歌。”这段“后生白”明显的口语话。之后标注有“唱”,“亚头头,亚头手臂白细细,亚头手臂细细白,要得回归同枕头”,这个被称为“亚头”的角色,则回唱“后生家,正好唱歌又冇牙,走到屋头牵住马,黄蜂锥得口牙牙”,口语化并带有戏说性的言语,适合一般村民的观赏和理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李耕]规矩、示能和氛围——民居建筑遗产塑造社会的三个机制
下一篇: [赵晓涛]“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