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黄永林 中国民间故事网
二、基于多功能智能技术平台,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时空
4G时代,依托互联网技术,传统媒体借由新传播技术实现了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集成了内容、信息、社交、服务等各种功能,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被重组,纳入到一个全媒体平台上,成为“信息一条街”,使信息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互动性大大增强,公众参与度大大提升。5G时代,随着物联网的逐渐商用化和普及化,那些专事信息传播的媒介将被万物皆媒所代替,此时的智能媒体技术平台将是一个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项技术综合集成的、人机协同、万物皆媒的多功能媒体平台。
人工智能辅以人机协作、大数据辅以机器学习,在信息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将建立一个更大的并创造许多前所未有的情感共振、共鸣的表现空间。实现智能化的人机对话,并辅以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定制化交互,其个性化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是“智能+”为文化传播升级的全新赋能,这不仅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而且可以在关系维度上深化并巩固与有效果、有价值传播对象的长期连接。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功能远远超越传统媒体,影响重大。
近些年来,国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先后公布了4批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了5批共306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3154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总数达40个,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是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传播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却仍显不足。早在2012年,黄永林和谈国新曾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中的运用:(1)利用三维立体建模等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手工技艺)进行真实再现;(2)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记录、存储、阅览、检索、共享,建设数字博物馆;(3)整合智能媒介渠道打通全平台、全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实现最大限度资源共享。时至今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主要集中在数据库建设、图片和影像记录与数据采集以及动作捕捉3D建模方面,新型智能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新形势下,应当与时俱进,适应现代传媒技术发展和现代人文化消费需要,充分利用媒体智能化技术和平台等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功能,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创造力和吸引力。
首先,借助互联网传播平台优势,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即时传播。互联网的产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突破了地域限制,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借用直播的形式创建新的文化场景,找到一个更具互动性与趣味性、辐射范围更广的场域,使之能在全国甚至世界舞台上展示。近些年,尽管我国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非遗数字地图”、非遗数字博物馆、虚拟展厅等,但总体来说,对外传播力度明显不够,公众认识程度普遍不高、参与度较低,难以达到本土文化自信。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促使基于移动终端的社交网络媒介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截至2018年11月22日,在App Store上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App软件已有十余个。比如“非遗在中国”、“非遗四川”、“苏州非遗”和“陕西省线上非遗馆”等,都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风俗文化、历史遗迹、手工艺技艺和历史故事。而基于微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订阅号不胜枚举,内容涉及地方资讯发布、研究成果发布、研究机构综合发布等。借助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赋能,新媒体即时、互动、精准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让古老的文化“活”起来,还可以帮助一些相对小众的文化形态发现“粉丝”,找到用户,让冷门的文化“火”起来。充分发挥智能媒体的智慧型、互动式、扩散式传播作用,可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今后,要积极运用跨界融合思维,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搭建的强大的互联网融媒体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更多传承人群,实现跨越时空的、更广泛更持久的传播。
其次,运用物联网智能平台,实现人机物我相融共生,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活力。在大众传播形态和移动互联催生的新传播形态中,传统的“我说你听”的一对多传播,变成了多对多传播,但人始终是信息的掌控者,是传播的唯一主体。进入物联网时代,被连入物联网的各种智能设备和人一起成为传播主体,人在传播中的唯一主体地位被打破。在机器及万物都可能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背景下,信息生产方式由传统的以人为主导的专业生产和用户参与生产相结合,转变为以机器生产、传感器感知为主。智媒体时代的用户平台将是人的社交平台,同时也是与人相关的物体平台。新平台的应用,使机器智能与人的智能相融合并共同作用,打破传承与传播之间的界限,实现人机物我相融共生的“一体两面”,这将更有效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活力。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的桐庐县,以民俗剪纸为特色,艺人们精湛的剪法,构图精美,粗细结合,体现了当地的民俗人文、艺术审美价值。在《桐庐剪纸》的新闻视频中,体验者戴上VR眼镜、手持手柄进入桐庐剪纸现场,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在手把手教孙女剪纸。虚拟现实技术“临场感”的体验让受众者能够“亲身参与”剪纸的整个过程。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的运用转变了用户参与的视角,从以前的“旁观者”视角转换成“上帝视角”,增强了受众与传承人“共振共鸣”的体验。在展示方面,博物馆丰富的文物文化资源常常是静态、孤立的展示,但由于地理空间、人为因素等限制往往达不到广泛的文化传播效果。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为载体的数字博物馆,改变了博物馆导览和体验方式。2015年的故宫“端门数字博物馆”通过线上线下联通、可触摸式文物、互动小游戏等方式提供多视觉的文化体验,拉近了用户与文化遗产的距离。在教学化展示过程中,用户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也相应地不断得到满足,在产生新的需求与新的满足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文化体验循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篇: [刘国臣]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保护的实践
下一篇: [马知遥 刘智英 刘垚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