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王宪昭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世代相承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文化生态环境正发生巨大变化,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要做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除了全面保护和积极培养传承人之外,非遗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素质情况,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非遗保护的瓶颈。如何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非遗研究人才资源,已成为目前整体推进非遗保护工作进程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非遗研究人才培养现状
从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队伍情况看,由于各种类型人才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培养机构与人事管理机构交叉混合,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运作协调的管理体系。但一个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就是该领域的专业研究人才的数量正在日益增多,并在具体学术实践中逐步规范和成熟。
日益多元的研究机构为非遗研究人才的成长搭建了平台。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遗研究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成立了非遗研究的专门机构并设置了专门编制。统计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成立的非遗研究机构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基层成立的地方性非遗保护和研究机构更表现出良好态势。例如,自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中有意识强化非遗保护和研究学科建设的单位超过30家,其中有9家提出明确的学科建设规划和相关教学要求。这些非遗研究机构往往承担着国家和地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项目,并培养有关研究人才,为非遗的确认、保护、研究和传播提供了有力的学术保证和学术支持,是目前非遗专业人才较多且相对集中的地方。
非遗研究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初步形成。尽管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非遗学科建设问题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程,但高校和研究机构真正开展非遗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直到近几年才渐成气候。
本科生教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一些高校中开设了非遗专业,专业招生不断规范,报考人数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如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有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培养本科生,每年数十名本科毕业生走向社会。
硕士研究生培养步入规范。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专业特色和研究能力,成为培育非遗研究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器。如中国社科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作为国内较早进行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机构和高校,办学的十几年间,培养的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数以百计。
博士研究生招生引起关注。博士生培养目标坚持培养教师和注重理论研究的科研人才与应用研究人才并重,具有“学术兼顾”的特色。目前我国一些教学、科研机构已经在一些特色领域招收与非遗相关的博士研究生。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非遗研究人才队伍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尽管与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迅速发展相比,特别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非遗研究人才状况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但总体上看,非遗研究人才、研究队伍正在不断充实。
非遗研究人才队伍 存在的问题
研究机构分散,人才价值体现不充分。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成立了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非遗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或研究部门,但不同地区和部门在建立机构的目的、形式和研究内容上有很大差别。有的非遗研究机构由文化管理部门设立,有的则由教育部门认定,有的由教育实体自己设立,还有的社会社团按照当地需要而临时组建。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遗研究机构的社会认知度和专业特色。同时,机构的不规范往往会出现政出多门、重复建设和人浮于事的现象,给非遗研究人员的使用和管理带来相应的问题。如有的没有长期发展规划,只是为了本地区目前的申遗工作;有的是为了迎合目前学科发展需要;甚至还存在着研究人才不能用、不适用、不够用现象。
职业取向不明确,研究人员缺乏身份认同。价值观、动机和需要是制约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目前社会环境和组织环境对非遗研究机构缺少刚性标准,导致一些研究者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明,经常游离于非遗专项研究之外。从目前对一些非遗研究机构人员情况的跟踪调查可以看到人员分散、缺乏人才发展的统一规划等问题,甚至在研究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三多”现象。一是散兵游勇多,有的研究者只是凭一时兴趣涉猎非遗研究,并没有专门从事此项研究的知识储备;二是兼职现象多,有的研究者身份多变,身兼数职,影响了研究工作的深入;三是短期研究多,有些非遗工作者只是为了眼前功利性目的而做些临时性研究,没有职业意识和长远目标。
学科发展不够成熟,整体协作能力欠缺。非遗研究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后才真正兴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尽管目前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初步建立了非遗学科的模式,但如何将这些模式规范化为科学体系,却显得力不从心,较短的学科发展历程不仅表现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料的捉襟见肘,而且学术理论的提升更成为学科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这种情况说明,非遗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的真正建立还任重道远。虽然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了非遗方面的学科或课程,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足够的师资储备。在教材方面,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学》等一些必要的专业教材和文献积累还相当匮乏。一些高校非遗学科建设跟风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同时,研究人员各自为战,对微观研究普遍看好而宏观把握相对不足的局面可能会削弱非遗学科的体系建构,成为制约今后学科长远发展的桎梏。
综观近年来我国的非遗研究人才培养建设,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形成一支与非遗保护现状和机制相适应的研究人才队伍,必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年5月7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王宪昭]有的放矢地培养非遗研究人才
下一篇: [彭兆荣 郑向春]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